如果人生必然迎向死亡,那麼我們有沒有選擇何時死亡的權利?
.
週日不知道要做什麼?不妨去看場電影吧!
.
上個周末,我和球友去嘉義找王柏融簽名,由於時間還早,就先去看了一場電影。平常只會看電影公司贈票的我,還真不知道有《死亡醫生的遺產》這一部新片。
.
就在這因緣際會之下,看了這部關於安樂死辯論的電影,雖然以懸疑推理的角度來評論這部片,或許沒有想像中好看,但是從「安樂死是否該合法化」的角度來看,這部片中談到了許多支持與反對安樂死的可能切入點。
.
還記得在傅達仁即將要前往瑞士安樂死之前,我匆忙去他的畫展找了他簽名。看他身手矯健又開朗的樣子,完全無法想像他正在承受多大的痛苦。他在生前不斷提出安樂死合法化的訴求,也寫信給蔡英文總統談論此事,作為一個棒球界、體育界的大前輩,在生命的最後,卻得花那麼大一筆的金錢,千里迢迢奔波瑞士,才能合法地接受安樂死。
.
我們沒有人知道死後是否還有世界存在,即使有,我們也無法論斷那個世界是否比較好。正因為未知帶來的害怕,所以人們總是不希望望見別人死亡,也許是這樣,各種宗教自古以來才會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讓人們懼怕自殺,都盡說些自殺會下地獄之類的話,但對那些承受肉體上或精神上痛苦的人而言,活著的每一天就是地獄了。
.
透過一部懸疑推理的偵查片,讓觀賞者從中反思安樂死的利與弊,我想是我看完這部片後最想帶給大家去反思的事情了,於是寫了這一篇文章,也推薦大家透過這部電影,思索死亡對於自己的意義。
.
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26268?type=author